申请体验

姓名:
电话:
获取方案
公司名称:
所在城市:

聚焦全球贸易新风向,解码中国外贸新趋势

用文字聚焦外贸行业发展最新风向,解码外贸行业发展最新趋势,与外贸人共同见证外贸行业发展变迁

巩固外贸发展韧性应持续提升数字化、服务化水平
浏览量:947发布日期:2024-04-16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5.74万亿元,同比增长4.9%;进口4.43万亿元,同比增长5%。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外贸韧性强来自多方面成就

我国外贸之所以能够展示较强韧性,主要得益于在政府与市场的良好互动下,企业在产品结构、市场格局、贸易模式等多个维度的调整优化和发展突破。

从新增长点看,我国车船制造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巩固。作为新动能的集中体现,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汽车出口更是在2022年311.1万辆的基础上跨越两个百万级台阶,达到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车辆及其零部件顺差增加约530亿美元,同比增长75%;船舶顺差增加约80亿美元,充分体现了我国车船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从产品结构看,中间品贸易被提升至更高的发展地位。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全国两会,拓展中间品贸易被多次提及。更加重视中间品贸易,源于对我国自身及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深刻理解。从国内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已发生改变,从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优势转变为强大的供应链配套能力和体系优势,中间品贸易地位提升是重要的表现。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中间品出口国,是全球价值链上的一个关键“枢纽”。2015年以来,我国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的全球份额都有所上升。从国际看,随着我国比较优势的改变,中低端产业逐步向外梯度转移是必然趋势,但我国在中高附加值生产环节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通过开展中间品贸易、深度嵌入供应链,即使最终产品贸易地位有所下降,也能继续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中间品出口的增加,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最终产品出口下降的影响。例如,2018年至2022年间,我国纺织产品出口平均增速为6.4%,远超服装出口增速2.1%。有研究基于增加值分析发现,美国制造业对我国的实际依赖度是海关统计数据的近4倍。这种价值链上的依赖意味着,任何针对中国的“去风险”尝试只会带来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跨国公司多采取“中国+1”模式,以继续从中国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中获益。

从市场格局看,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进展。依托于我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金砖国家、东盟、中亚等新兴经济体成功的大国外交,“中国制造”开拓新兴市场较为顺利。2023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9.47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进出口总值的份额提升至46.6%;东盟连续4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贸易规模达6.41万亿元;对拉美、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6.8%和7.1%。

从贸易模式看,跨境电商活力不断显现。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如果考虑到不少跨境电商货物实际上是以一般贸易形式报关出口,按市场统计口径看,跨境电商出口在我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已超过40%。可以从三个层面看这个成绩:首先,跨境电商在我国不仅仅是贸易的数字化,还是产业的数字化,更是贸易和产业真正打通、相互融合的产物,我国极大丰富了跨境电商的内涵和外延。其次,我国当前的发展成就是各方面能力渐次成熟并集中爆发的结果,反映的是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比如,质优价廉的商品背靠的是强大的制造基础,“小单快返”考验的是供应链快速响应的能力,将商品推广出去的桥梁是多元化的电商平台体系,物流尤其是海外尾程运输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电商快递经验的输出,未来大语言模型等新技术会进一步活跃电商生态。能将这些不同环节全部打通并不断优化,是我国外贸快速发展的最有力支撑。最后,政府的积极引导也不可或缺。近些年,我国在财税、通关便利化、外汇等政策上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环境。

应对挑战要持续巩固外贸发展韧性

当然,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外部风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以各行业板块顺逆差情况变化为例,一是受经济、非经济等因素影响,部分产业加工装配环节外迁,最终表现为个别领域顺差规模的缩减,如电子设备及其零部件顺差减少约360亿美元,纺织服装鞋帽及其配件等顺差减少约340亿美元;二是受美发达国家房地产、库存等周期因素影响,家具床上用品等顺差减少将近100亿美元;三是集成电路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商品,受上游个别国家出口管制和下游电子消费疲软影响,进口数量大幅下降,逆差规模减小约480亿美元。行业特定因素叠加外贸主体为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延迟出口结售汇等影响,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较2022年减少约480亿美元。

2024年,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要维护并巩固外贸发展韧性、不断集聚势能,还要在数字化、服务化等方面持续努力。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服务增值提升外贸竞争力。货物贸易与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1709亿美元,较2022年增加1300亿美元,其中,运输贡献了842亿美元的逆差,是第二大逆差来源。这主要是因为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运输往往由海外方主导,导致我国在国际运输市场上缺乏主导权和定价权。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全球规模占比看,我国货物出口占全球比重超过14%,但服务出口的全球占比还不足6%,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未来应促进货物贸易与运输、知识产权交易、维修服务、加工服务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等联动发展,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商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助力贸易强国建设。

二是增强数字经济对实体产业的带动作用,助力产业出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虽为传统制造企业提供了新的出海机遇,但更多充当的是贸易通道,对产业带动作用较为有限。淘天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带就有50个,分布于沿海及内陆多个省市,是挖掘外贸新增长潜力、助力内陆开放的重要途径。未来跨境电商应迈向贸易端与生产端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通过打造差异化产品、增加品牌溢价、提高服务增值等方式摆脱低价竞争、提高出海获益。

三是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打好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随着货物贸易发展与经济数字化、服务化、绿色化等转型相结合,其影响因素将从边境上向边境后移动,从商品、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动向政策监管等制度性因素拓展。我国一方面要加强国内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在电子报关、海关数据共享、AEO互认、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着力优化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大环境。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侵删)

畅想软件,数字化管理专家,专业的外贸软件-外贸管理软件-外贸ERP系统-外贸ERP软件-进出口管理系统-进出口贸易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

4001-000-588

1322645532

返回顶部